译文资讯|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试图重塑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方式


发布时间:2023/6/25 1:10:26     浏览次数:

图片.png

博物馆邀请观众拥抱亨利·摩尔的《母与子》雕像

假如将艺术品从玻璃展柜中解放出来,它会做什么?英国诺里奇的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Sainsbury Centre)正邀请观众思考这个问题,该中心推出了一项全新的计划,试图改变人们与藏品的互动方式。
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是东安格利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一座博物馆。为了庆祝今年的50周年纪念,该中心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首个承认艺术品是有生命的博物馆”。整个场馆中引入了一系列干预措施,观众将被邀请以不同于传统画廊和博物馆的方式接触“鲜活的”艺术品,并鼓励人们将作品视为另一个人,而不是无生命的物体。观众能够通过数字型、模拟型和体验型三种方式开启自己的展馆之旅。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的新理念意在促进人们与艺术品在情感层面上的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触摸:观众可以拥抱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母与子》(Mother and Child)雕塑作品,这是艺术家摩尔本人最初的意图。这一新计划的领导者、该中心负责人杰戈·库珀(Jago Cooper)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作品表面会包浆,但这正是老化过程的一部分——艺术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一理念始于一个问题,即“如果艺术品不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它会想要做什么?”,库珀说道。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干预措施,比如让观众在荡吊床的同时与贾科梅蒂(Giacometti)的肖像交谈,或是体验与展品互换——观众变成展柜中的活展品,而展品在外面“欣赏”他们。人们也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放在基座上展示。“智能艺术”(Smartify)应用提供的数字展馆之旅,将为游客讲解每件艺术作品的诞生地点及相关故事,通过提供一系列视角,包括艺术家、学者和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的视角,强调博物馆不是权威。该中心将利用整个场馆开展为期六个月的艺术项目,重点关注一个单一的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的就是“我们应如何适应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为使展馆成为一个流畅的参观空间,该中心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尽你所能付费”(“pay if and what you can”)的入馆模式,消除了临时展览和永久展览之间的成本差异。库珀说:“这使所有艺术元素得到释放,我们中心将成为一个对公众开放度更高、更具活力并且综合协调度更好的场馆。”

稿源:英国博物馆协会网站

翻译:陈妍玉

编辑:田嫣

初审:钟璇

终审: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