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近期,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和各地文物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六三主持会议并讲话。
李六三要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各党支部和部门(机构)要按照国家文物局党组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做好文物本体研究、保护、修复和监测;二是提升业务能力,加强文物内涵与价值基础研究;三是抓住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机遇,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科技赋能文物保护,打造文物保护国家队;四是积极探索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新路径;五是以援外工程项目为契机,传递中国文物保护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六是主动担当作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课题)和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七是强化日常管理,加强疫情防控,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安全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乔云飞出席会议并作学习发言,副院长许言出席会议,各部门(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办公室(人事处)、科研与综合业务处、文物保护工程所、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文研)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中心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对外联络处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展览策划实施,促进考古成果展示转化。策划举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系列展览,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文化底蕴、精神特质。实施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打造具有中国内涵、国际表达、创意融合的对外文物展览体系,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物展览,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推广,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技术、全媒体发展成果,拓宽文物交流渠道和传播途径,打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让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百姓文化生活,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三是建设国家级文物交流智库,促进国家形象塑造传播。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国家形象积极塑造和有效传播。
(文展)
河北省文物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专题会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张立方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各处室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河北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要求全省文物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河北实际,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要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着力实施重大考古研究工程,把考古研究同揭示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课题)和重点工作任务实施。要有河北声音、河北特点,针对重点考古项目,深入研究设计,多方调配人才,多出研究成果。要加强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汇总考古工作成果和人才需求,多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国内、省内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考古专门人才和文物保护全科人才,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储备人才队伍。持续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长城和大运河文物保护、石窟寺保护利用、博物馆改革发展、文物平安工程等,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为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作出河北贡献。
韩立森、张文瑞、贾金标结合分管工作和思想,围绕加强考古与研究阐释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等学习内容作重点发言。
(冀文)
福建省文物局举办专题学习会,并组织开展“探源溯流 培根铸魂 谱写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福建篇章”主题党课。学习会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主持,福建博物院全体干部职工以及省考古研究院、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相关同志参加。
学习会上,傅柒生指出,福建作为文化大省,应该紧扣省情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开拓新局面。具体表现在:探源溯流,助力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培根铸魂,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谱写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福建篇章。
随后,傅柒生主讲主题党课,从四个方面分享了福建如何挖掘好、呵护好、利用好、阐释好八闽大地的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的故事。傅柒生强调,首先要着力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的福建样本与语境。福建文物丰富多彩,必须依托本土文化,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育,让传统经典文化深入人心。其次要着力提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福建案例与智慧。要就考古实证、考古成果来弥补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文明整个环节中的不足,把闽江流域文明起源、演进和发展的整体脉络梳理清晰。第三要着力创新文物活化利用与扩大宣传的福建路径和方式。思考谋划宣传推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之举和成功经验,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创新手段活化文物,不断提升展览参与度和趣味性,让文物活起来。第四要着力塑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福建符号和形象。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福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把有价值的东西“说出去”“传出去”。
(郭忱)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市文物局)召开座谈会,探讨重庆历史文化起源、形成和发展,推进重庆文物考古工作。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市文物局)党委委员、副主任幸军强调,要加强学习,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进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研究,把历史价值的研究贯穿于整个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开展考古学、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攻关,把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和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围绕国家、重庆的重点工作设置考古课题,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科研课题设置和科研人才的培养;要加强活化,尽快出台《重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红岩文化公园二期、川渝石窟国家遗址公园、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加强展示传播,多角度全方位阐释传播文物价值,加快考古资料整理及出版工作,让考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推动更多优秀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就贯彻落实举措作了发言。
转自: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