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馆藏|濮人墓葬文化遗存


发布时间:2020/4/9 16:50:53     浏览次数:


从史前蛮荒,到文明开化,张家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上期的史前石器云赏馆藏|史前石器对张家界的历史进行了追根溯源,如果觉得这些离我们太远,那么本期小编希望通过几件器物,让大家了解一下对现今张家界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土家族产生重大影响的古代族群——濮(pú)人

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先生在《武陵山区古代文化概论》中的记载:“土家族是一个复合的民族,其底层土著居民可追溯到上古的濮人、中古的僚人。除此之外,该地区并不存在其他抽象的土著族群。”同时,我馆馆长尚巍在《从桑植的考古发现谈土家族族源》一文中也提到:“从桑植的考古出土资料看,从夏代晚期至商代直至西周,始终没有看到‘巴文化’的身影,更没有看到‘氐羌文化’的踪迹,可见‘巴人后裔说’‘羌人后裔说’都是虚假的命题。纵观古代江南大族,这些土著先民的民族主体应是古代濮人,即百濮的一支”。

划重点,古代濮人是张家界地区土家族的主要先民之一,这一观点目前应该是没有太多争议的。

今天为大家展示的这几件器物出自同一濮人墓葬,该墓葬是2001年由原张家界市文物局在市城区三角坪菜籽湾发掘的一座竖穴土坑墓(编号3°M12)




 
宽格扁茎铜剑
 


image.png
image.png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格宽2.7厘米、剑长32厘米


张家界地区在战国时期属楚地,这把剑的出现却完全有别于楚式剑和巴蜀式剑,剑为扁茎,剑身与茎合铸,中有凸脊,茎靠近剑首凸脊部有一圆孔。


image.png

image.png


宽格,呈梯形有肩,可活动,作箍状套在剑身上。格一面为凸出对称▶◀纹,一面为「 」纹。格肩两面饰两排平行中脊处相背的横人字纹。此独特的风格及纹饰特征,考古专家何介钧先生认为“......有可能是居留在这一地区的濮人所创造。”


除了上面这把剑,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下面一组陶器,它们分别是绳纹壶、钵、豆,及铜带钩一件。


     陶壶   



image.png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6厘米、底径0.9厘米、通高22.7厘米



保存完整,泥质黑衣黄陶,有盖,顶微隆,上无纽,亦无捉手,子口内收,素面无纹。喇叭形口,平沿,粗颈内弧,斜肩,球状鼓腹。腹下部有不规则划纹,似绳纹又似弦纹。较矮圈足,平底。

      
陶钵
   


image.png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口径21.6厘米、通高10厘米


泥质灰陶,上施黑衣。平沿,口稍内敛,外弧腹,尖圜底,腹部饰细绳纹。




   
陶豆
    
  


image.png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盘径12.8厘米、通高8.8厘米


2件豆器形状、大小、高矮几乎一样,均泥质黑衣灰陶,素面无纹。形体矮小,盘口内敛。小喇叭形足,足小于盘,柄较细,中空及盘底。




铜带钩  

 


image.png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残长33厘米


琵琶形,面部圆弧,平脊微凹,圆纽。


根据湘西、湘西北地区的战国墓葬考古资料显示,陶器大部分以鼎、敦、壶或鼎、豆、壶为组合,多出豆的墓葬划归楚墓的范畴。这种与宽格剑同出的器物组合是很少见的,为濮人墓葬文化遗存典范。12号墓别具一格的墓葬形制及器物组合,已成为判定濮人文化遗存的标尺,是目前湘西、湘西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战国早期濮人墓葬。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尚巍、张立丽
图片:陈武
编辑:田嫣
审核: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