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二十四节气


发布时间:2022/12/21 23:41:49     浏览次数: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

小时候的冬至,妈妈总是这样说...


冬至作为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庆贺往来,犹如年节。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正是这样的特色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差异,但这样的文化差异不会影响我们对节日的向往,以及纪念。

冬至习俗

image.png

北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在冬至吃饺子是盼团圆的意思,取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之意,不仅如此,饺子馅料丰富,是冬至的最佳选择。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image.png

南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image.png

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image.png

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冬至三候

image.png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之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也已暗暗开始流动。

农事活动

image.png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中国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每逢冬至,各地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可以看出冬至在人们心里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一些文人墨客最喜欢用古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关于冬至的古诗都有哪些吧。

 

 

小至

()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句诗出自诗圣杜甫的《小至》,他流浪在夔州时,闲来无事,写下的诗句。诗人感叹时间消逝之快,转眼间就到了冬至,冬至到了,那春天还会远吗?春天快到了,而作者还异处他乡,不免泛出思念之情。

 

 

冬至夜

(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该诗是白居易在邯郸所写,当时作者异处他乡。原本唐朝的冬至日,在长安的官员是有假期的,民间更是热闹非凡,而如今作者一人在邯郸的旅社过冬至日,不免有些伤感。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孤独之感。

 

 

冬至

(王安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相比之前两位诗人写冬至,王安石的更为贴近当时的市井现象。杜甫感慨时间过去得快,白居易表达思念与孤独,而王安石给我们呈现了冬至这一天百姓的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不就是每个在位君臣所希望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