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交流 示范引领 ——记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25 11:53:44     浏览次数:

12月11日,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20家入围项目单位代表和评审专家相聚一堂,共同分享交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与经验。

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北京天图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支持。宣传推介活动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受到各地的高度关注和文博单位积极参与,经过革命文物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推荐和革命文物单位自主申报,推介活动办公室共收到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案例109项。经过推介活动办公室组织资格审核,共有95项参评案例参与初评。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余处,国有馆藏可移动文物100万余件/套,革命类纪念馆、博物馆超过1000个。先后公布两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共计37个,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8个市(地州)1433个县(区市),为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文物报社副社长杨晓波表示,我国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这些革命文物,就是引导人民大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信念、坚定信心。因此,进一步讲好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宣传推广效果,满足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需求,需要我们围绕大局,求真务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做好。

在终评会上,通过入围项目单位有关负责人现场汇报演示、专家和与会代表互动交流及与会专家评审评议、记名投票等方式,最终产生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各10项。这些案例涵盖了革命文物维修保护、展示传播、社会教育、文创旅游等诸多方面,展现了各地近年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探索实践、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

“通过现场演示汇报,为各地革命文物单位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也让参与评选推介的相关省份的文物工作者,有机会感知、了解关于革命文物的保护理念、方法,并相互切磋、借鉴,达到了很好的交流互动效果。”终评会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乔云飞说。

乐安,一块光荣而又神奇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红军标语。乐安县15个乡镇的43个村至今仍然存有红军标语3826条,占中央苏区留存红军标语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些年,乐安县依托丰富的红军标语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勇于创新,科学地探索出一条‘红军标语+全社会力量’保护利用模式,红军标语不但保护得好,也造福了当地百姓。”乐安县红军标语博物馆馆长刘佳青在演示汇报时如是说道。

让红军标语“活”起来——乐安县“红军标语+全社会力量”保护利用模式项目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从江西乐安县的红军标语保护利用案例中可以看到,他们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与社会公众密切结合,在对社会公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参与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非常好的模式。”终评会专家、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员郭俊英点评时说道。

今年入选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中,“弘扬抗疫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武汉革命博物馆抗疫物证收藏保护利用”项目的演示汇报让在场人员无不感动。

湖北和武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武汉是决胜之地的主战场。在抗疫斗争中,武汉革命博物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组成征集小组,十四次到援鄂医疗队,六次到雷神山,九次进入方舱和医院,足迹遍布武汉市各个角落,征集和收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物证12723件,成为征集收藏抗疫物证数量最多、门类最全面的博物馆。

终评会特邀专家、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说,“武汉革命博物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博物馆人的敏锐,积极收集抗疫工作中的物证,体现了文博人的责任与担当,行动让人感动,精神令人感佩。”

“时代小先生”项目秉承宋庆龄“小先生——为中国培养未来领袖”的教育理念,在8至14岁少年儿童中开展文化教育、志愿服务、国际交流、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重庆宋庆龄旧居自2015年被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授予“时代小先生计划”示范基地以来,已圆满举办五期“时代小先生”培训班,共培养200余名学员,并为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此举满足了小型专题纪念馆观众参观时间不均衡导致的节假日讲解员难求的困局,每到节假日或寒暑假,小先生们穿梭在宋居的各个角落,用稚嫩的童音讲述着厚重的历史,观众连赞“时代小先生”是宋居最亮丽的风景线。

“重庆宋庆龄旧居‘时代小先生’系列社教活动结合他们馆藏文物,对8至14岁的孩子进行教育活动,不但关注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而且还追踪未来的发展,内容别致,形式创新,特色鲜明。”郭俊英说。

终评会期间,诸多案例项目的创新理念、探索实践和做法经验,不拘一格,特色各异,令与会代表和评审专家印象深刻,纷纷称道。譬如,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委宣传部选报的“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案例,以小见大、精益求精,聚焦历史事件、旧址故事的挖掘展示,引发广泛社会反响;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上空的鹰——纪念苏联空军志愿队特展”案例展现的主动作为、不懈开拓和勇于创新、注重实效的专业品质;中共阿里地委宣传部“进藏先遣连战斗遗址保护修复和纪念馆建设工程”项目反映的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守望传承的感人事迹;东北烈士纪念馆“‘云+’系列——疫情条件下红色资源的展示与宣传”所传导的重大疫情、生命安全事件挑战面前文博战线坚守初心使命,创新传播手段,丰富全社会精神文化滋养的坚定信念和开拓意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学英烈事迹 诵抗战经典 做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寻伟人足迹 立成才志向”韶山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及配套文创对青少年学生生动别致、入脑入心的互动参与式社教行动;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发挥民间馆藏文物资源优势,与国有文化文物单位、高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研究,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和宣传教育取得实效……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地宣传文化文物部门近年来落实中央部署思路新、行动快、工作实,展现了各类革命文物单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基础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积极实施展示传播精品项目,强化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注重融合带动效应,赋能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谈到本届评选推介活动开展情况时,终评会专家、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王军认为,“相比去年的首届活动,本届活动参选单位数量显著增长、覆盖面更为广泛,包括博物馆纪念馆、文旅局、宣传部门及民营博物馆等,同时,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并重,案例类型多样,特点突出,影响力大。”

终评会专家、中国文物报社首席研究员李耀申说,从“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启动以来两个年度的开展情况看,之所以很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宣传影响,一方面,根本上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得益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和国家文物局有关工作部署的陆续发布与贯彻实施,得益于即将迎来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历史纪念节点之际,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辉煌历程的精神感召,以及红色血脉、革命文化传承弘扬热潮的强大激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地党委、政府及宣传、文旅、文物部门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史迹纪念地等各级各类革命文物单位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 李  瑞)


转自 国家文物局